行測邏輯判斷:概念跳躍用搭橋,反向驗證找前提
在行測考查中,前提型題目很特殊,一般當問法中出現(xiàn)“前提”“假設”等字眼的時候,就是讓我們給題干結論的成立補充前提條件,那么怎樣快速準確選出前提呢?用好方法很關鍵,這里我們講解兩種方法,一種是“搭橋法”,一種是“反向驗證法”。
我們先來看第一種方法:搭橋法(題干的論據和結論出現(xiàn)明顯的概念跳躍時,我們可以搭建二者之間的關系)。比如:小朱買彩票中100萬,所以小朱要交20萬元的個人所得稅。論據中的中彩票和結論中的交稅存在跳躍,想找前提,可以搭橋:中彩票就要交個人所得稅;
當跳躍概念不明顯或者選項不好排除時,我們可以用第二種方法:反向驗證法(否定選項,若結論不成立,是前提。反之,不是前提)。比如:小易很高,所以,小易很帥。A:高是帥的標志。B:小易還很白,一身肌肉。否定A項,若高不是帥的標志,則結論不成立,是前提;否定B項,若小易不白,沒一身肌肉,但也可能很帥,結論依然成立,不是前提。
下面我們通過兩道題來學習一下:
【例1】有句俗話叫“要想身體好,天天吃核桃”,多年經驗濃縮成的俗話一定有它的道理。最近,有研究證實,多吃核桃的確有益腸道健康,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腸道細菌,因此對人類心臟有好處。
以下哪項可以作為上述論證的前提?
A.每天食用核桃可以幫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壓和膽固醇
B.充滿益生菌的腸道,可以長時間保護人類心臟健康
C.核桃可以增加腸道益生菌,從而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
D.核桃對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幫助
【中公解析】B。題干中根據“多吃核桃的確有益腸道健康,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腸道細菌”得出“對人類心臟有好處”的結論,這里有益腸道細菌和對心臟有好處之間出現(xiàn)概念跳躍,需要建立二者的聯(lián)系。(搭橋法)
A項,指出每天吃核桃,可以幫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壓和膽固醇,與人類心臟健康無關,排除。
B項,指出充滿益生菌的腸道,可以長時間保護人類心臟健康。多吃核桃可以增加大量的有益腸道細菌,而充滿益生菌的腸道,可以長時間保護人類心臟健康,因此多吃核桃對人類心臟有好處,在有益腸道細菌和人類心臟健康之間建立了聯(lián)系,是題干論證的前提。
C項,指出核桃可以增加腸道益生菌,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,與人類心臟健康無關,排除。
D項,指出核桃對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幫助,與人類心臟健康無關,排除。
故本題選B。
【例2】為了解對學校食堂的滿意度,某大學進行了一項“我最滿意的食堂”評比活動。通過讓學生對食堂的飯菜質量、價格、服務態(tài)度、衛(wèi)生狀況等10項指標進行評分來反映其對食堂的滿意度,學生給每個評分指標賦以1到10分的某一個分值,然后計算出10項評分指標的平均得分,從而得出學生對食堂的滿意度。
實施這一項評比活動需要假設的前提是:
Ⅰ.對飯菜質量、服務態(tài)度等指標的評價可以用數字來表達
Ⅱ.上述 10 項指標對學生來說同等重要
Ⅲ.該大學的每個學生都參與了這次評比活動
A.僅Ⅰ B.僅Ⅱ
C.僅Ⅰ和Ⅱ D.Ⅰ、Ⅱ和Ⅲ
【中公解析】C。由題干可知,某大學要對學校食堂的滿意度進行調查,且給出了評分標準。要求選擇實施這一活動的前提。(題干沒有明顯概念跳躍,用反向驗證法)
Ⅰ項:若飯菜質量、服務態(tài)度等指標的評價不能用數字表達,評比活動就無法進行,Ⅰ是前提。
Ⅱ項:若10項指標對學生來說不同等重要,則最終的平均得分就不科學,也就無法評測出滿意度,Ⅱ是前提。
Ⅲ項:若不是每個學生都參與了評比活動,也能得出評價結果,比如采用抽樣調查進行,并不需要每個人都參加,Ⅲ不是前提。
因此Ⅰ和Ⅱ為評比活動需要假設的前提。
故本題選C。
通過這兩道題的分析,想必大家也已經學會解前提型題目的方法了,概念跳躍用搭橋,反向驗證找前提。希望我們中公教育的解析能幫助到大家。
(責任編輯:李明)
- 2024廣東江門市鶴山市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名單公示(第八批)
- 2025中共信宜市委辦公室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(第二批,廣東)
- 2025廣東省航道事務中心及下屬單位擬錄用公務員公示(第一批)
- 2025云南玉溪市檢察系統(tǒng)公務員考試擬錄用人員公示(二)
- 2025遼寧丹東市各級機關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考試錄用公務員 (工作人員)擬錄用人員的公告(第二批)
- 2024湖北十堰市直機關遴選公務員擬試用人員公示(第二批)
- 2025廣東省航道事務中心及下屬單位擬錄用公務員公示(第一批,23人)
- 2025四川自貢市遴選公務員筆試報名情況統(tǒng)計 (截至7月4日12點)
- 2025中共廣東省委軍民融合發(fā)展委員會辦公室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公示(4人)
- 2025廣東清遠市陽山縣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公示(第六批,1人)
